2022年的房地产更有意思了,无论从官方表述还是各地动作上看,都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。但同时,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又要坚持毫不动摇,所以,因城施策、分类调控则成了平衡市场关系的重要筹码。
房地产不仅是房地产的问题,房地产不仅是经济问题,更是民生问题,所以,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需要辩证去看待了。长远看,很显然,摆脱经济增长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已经成为一直努力的目标,也不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和手段。
但眼下的房地产问题的处理绝对不是让其硬着陆,俗话说,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,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。房地产的问题也不是一时造成,是积弊已久,所以要想去病根得从根儿上去解决。
而房地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始终很微妙。
3月5日,今年的工作报告中提出,2022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: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.5%左右。
5.5%的增速目标,是高还是低呢?如果跟过去那些年比,当然是低,但相比于去年第三季度的4.9%、第四季度的4%,已经算是一个比较高的增速了。很多人判断,这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目标。
之所以把目标定在5.5%左右,实际上也是在综合研判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,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,但同时也体现了国家主动作为,彰显国家稳定宏观经济大盘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信心和决心。
所以,客观地说,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,是比较合适的增速,既考虑国内国际环境,又要考虑稳就业需要有的一个增速。官方给出的答案是,主要考虑稳就业、保民生、防风险的需要。
困难是有的,需要“踮起脚尖蹦一蹦”才能实现的目标,但也不是不可实现的目标。那么,5.5%的增长点,将主要靠哪些行业来拉动呢?房地产又将承担什么样的角色?
其实,从“稳就业、保民生、防风险”中就能看出来,每一项都跟房地产有密切关系。
稳就业不用多说,鉴于当前房地产和建筑业的支柱地位,它影响产业链上诸如钢材、水泥、装修、家电、家具等上百个行业,这不仅仅是就业那么简单。一旦房地产出现问题,势必会影响到众多行业受到连累,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
而保民生,就更不用多说了,现在房地产救市越来越回归居住属性,保交楼、保民生是房地产未来一段时间迫切需要努力的。
防风险就更容易理解了,去年以来,不少大型房企面临巨大困难,直接拖累了整个行业信心,也影响到民生和就业,当然对经济增长也有影响。尽管依然属于可控的个别房企问题,但这种问题不能再继续扩大化。
由此可见,5.5%的增速目标实现,是需要靠房地产的,但要正确理解,不能片面。
最近各地已经表现出明显的房地产调控放松迹象,推出各种利好政策,包括对开发商贷款有松动,对购房者的房贷首付比例下调以及部分城市按揭利率的下调等。预计接下来房地产政策还有持续放松的趋势,不过不能理解为刺激政策。
其实很简单,就像前面所说,治病绝对不是开猛药,去年过紧的政策现在也正在纠偏,给房地产市场喘息的机会,绝对不是让房地产一下子就完了。可以预见,2022年的房地产,会有某种程度上的复苏性增长,但像过去的高增长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。
不是刺激,其实更可以理解为防风险,或者说稳增长,短期内货币政策重点在稳房地产。摆脱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这条路肯定会继续走下去,所以,经济增长还需要有更适合的行业或产业来实现。比如,涉及产业转型、制造升级的行业、新能源行业等。
而对于当前的房地产,只需要静静地享受稳增长带来的利好,为真正的刚需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做好服务就够了。
3月10日,人民日报新媒体转发了《两会定调房地产,良性循环仍需稳预期和建信心》文章表示,今年我国GDP 增长目标定为 5.5%左右,房地产的托底支撑作用仍然重要,地产调控或进一步因地制宜宽松,政策优化空间会进一步加大。
但不是房地产需求消失了,而是大家的信心受到了极大的影响。所以,文章表示,房地产行业要实现良性循环,就需要打破信心缺失和风险传染两大预期。支持新市民的合理住房需求,将为商品房市场注入新的需求,能为当下楼市提供一定支撑。
既然老路不能再走,那么新的发展模式又该如何破解呢?就是给大家信心。
保护刚需,满足合理改善性住房需求,同时保证行业处于相对平稳健康的状态,这既是基础又是保障。此外,在更大的民生上要坚持租购并举,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,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,让所有人都能踏实地有房住。
楼市大局已定,担心未来房价大涨或大跌的顾虑完全不需要,而继续抱有炒房心态更不可取,最重要的是,如果你是真正的购房者,那么尽可能在新时代新阶段抓住利好措施,满足自己的买房租房梦想。
标签: 国内生产总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