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点 资讯 财经 国内 行业 商业 生活 快讯

“万人摇”再现江湖 楼市可否告别寒冬?

来源:叶檀财经      时间:2022-03-11 10:27:58

1

两万八千人 争抢361套新房

西安楼市出现2022年第一个万人摇新盘。

2月底位于高新区的网红盘天地源丹轩坊,开启线上登记,随后28343个家庭通过核验来争抢361套房,中签率低至——0.64%。

除了这个万人摇以外,同一时间登记备案的奥园誉府、中粮奥体壹号通过核验的家庭也有超过一千户。

这是个啥情况?西安楼市要率先进入夏天是吧?

其实真相只有一个——价格倒挂造成的。

啥?一二手房价格倒挂能有这么离谱?

根据天地源丹轩坊预售公告,这次推出的户型在90-340平米之间,均价26164元/平方米。

贝壳找房APP数据显示,同一小区有33套二手房正在出售,均价56678元/平米,二手房每平米比新房要贵了——3万多!

如果以90平米户型算,只要买到一套新房就相当于赚了270万元,好家伙,好大的一笔钱啊!

(来源:贝壳)

贝壳APP上最昂贵的一套房是89.27平米的2室2厅,总价610万,每平米单价68333元。

同一小区,新房和在售单价最高的二手房之间,一平米差价超过4万元。

在万人摇出现之前,天地源丹轩坊就已被官方多次“点名”。

2月10日,西安高新区交通和住房建设局连发两则官方通报,都和丹轩坊违规销售有关。

更早的2021年8月29日,丹轩坊曾经公开备案,但随后很快撤销公示。9月13日网友询问西安住建局,官方回复项目存在违规销售,所以暂不公示。

这一切的问题都不是问题,在打新一套房,能赚几百万面前,开发商的“被通报”不值一提。

大批手头既有钱也有购房资格的家庭,争相涌入摇号大军。

整体上看,西安过去一年楼市基本保持稳定。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2年1月西安新房价格环比持平,同比增长5.9%。

西安安居客统计,2021年累计发生314次新房登记。其中有173次登记家庭大于房源数量,需要摇号;另有141次登记量小于房源数量。综合计算新楼盘的摇号占比为55%。

173次需要摇号的楼盘里,万人摇出现13次,中海曲江大城成为第一个3万人摇号的楼盘,而高科麓湾国际社区甚至出现了2次摇号,山水美树也是2次。

纵观所有需摇号的楼盘,尤其是几千上万个家庭参与的热门网红盘,会发现价格倒挂几乎是标配,这表明:买到就是赚到了。

如果再有基本合格的交通配套、商超购物中心等等,那这样赚大钱的机会,已足以让任何一位潜在购房者接近疯狂。

其实说句实话,整个2月份西安的摇号热度,已下降了很多。

根据官方统计,2021年12月全市登记新房大约7400套,摇号人数高达6.5万,光是万科翡翠国际一个项目就有3.3万人摇号。

到了春节后的2月,摇号已变得平缓许多。在10个需摇号的楼盘里,千人摇有4个,中签率在4.45—18.92%之间。

最热门的是天地源云水天境,同样是位于高新区软件新城,周边产业、医疗、交通、教育比较成熟,楼盘也有一定的价格倒挂,火爆是意料之中。

2月还出现了久违的0核验通过楼盘,也就是没什么人气的空盘,是天地源兰樾坊,位于沣东新城中心板块,面积185平米起步,主要客户是改善人群。

从万人摇到0核验,我们明白无误地感受到2022年初西安楼市剧烈的两极分化。

新盘去化率从去年底的56%逐渐上升到2月的72%,很多网红盘在春节后集中入市,11个项目去化率在90%以上,基本都位于限购区。

综合来看,任何一个西安的楼盘想要卖得好,地段、价格、品质缺一不可。

买家深层心理已充满理性,稍微差一点的新房,别说摇号,连看都懒得看一眼。

对于西安刚需买家来说,未来一年想要买到合适的高性价比新房,只会越来越难。

2

冰火两重天 新房成交创新低

站在全国楼市的角度看,西安的情况并不乐观。

万人摇掩盖了当地价格的两极分化、许多楼盘其实已出现了停工整顿。

西安主城区因为基本面良好、人口密集、新房供应节奏有序,房价方面没有太大波动,新房基本靠摇号,即使供应量较大的改善楼盘也可以正常销售,很快就会清盘。

主城区之外的新区,就是完全另外的一副景象了。

秦汉新城目前无房可买,空港新城可售楼盘少,市场在降温。

回调最明显的是沣西新城和泾河新城,它们的共同点在于:

1.距离主城区接近20公里,没有多少外溢人口,产业不成熟

2.透支过度,过去两年地价抬高了市场预期,短期房价虚高

春节后市场上出现了很多西安楼市的消息,可惜几乎都是负面,包括疫情停工、延期交房、无人施工,无数业主哭诉无门到只能默默承受。

根据不完全统计,2月至今已有超过20个项目出现交房问题,除了常年霸榜的烂尾楼,甚至还出现一些往年数千人摇号的红盘。

我们询问了一位西安当地的檀香,他的回答是:

这年头在西安买房,准时交房的都是意外,延期了才是常态。

从开发商给出的口径看,都说是疫情影响、治污减霾等等,统一回避了最关键的资金链问题,停工影响的不止是买家,还有许多买了信托理财产品的投资人。

这样看来,房企收缩已是既定事实。

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,2月50家典型房企拿地同比降低67%。

而央企国企是拿地的绝对主力。

50家代表企业内部分化显著,国央企拿地态度积极,如第一阵营内的华润置地、第二阵营内的绿城中国。

绿城、华润、滨江等全国性龙头企业仍在多个重点城市广泛布局,央国企参与热度较高,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中有半数以上为央企国企。

短时间内,低迷的楼市成交不会有明显改善。

克而瑞研究中心2月数据,28个重点监测城市新房成交面积环比下降32%,同比下降35%,市场成交创近年来单月新低。

一线城市供应再陷低迷,成交全线回落,同、环比分别下降25%和42%。

北京、广州和深圳成交皆创新低,同比跌幅都在40%附近。24个二、三线城市市场持续转冷,成交同、环比分别下降37%和29%。

作为一线的广州,最近传出“花都区放松限购,外地户口不需要5年社保,只要花都区劳动合同即可买房”。

听起来有点标题党的感觉,难道一线城市也敢放松限购?

实际上2020年花都区就发布了政策,明确表示:

无论你在广州市区有没有房,只要符合广州政策,且花都没房,花都的企业员工、个体户、绿卡人才亲属,无须社保均可再买一套。

可以看出花都本身限购门槛并不高,广州限购的重点一直在主城区,而不是边缘。

这一波楼市变冷,一二三线无人幸免。

房地产曾经是中国经济权重占比最高的行业,18万亿的总体量占GDP的近五分之一,在粗放发展阶段挤压了上下游的利润,其利润率之高可以甩开制造业两条街。

这导致两个结果:

1.其他行业可分配资源受限,影响了各行业的创新和恢复

2.当前环境下房地产的创新能力有限,对经济质量的提升也很有限

开发商过去过于集中在买地、盖楼、售楼这些环节,中后期的物业管理方面,创新和服务都很有限,物业服务公司除了赶上一波港股上市融资热潮,其余作用不大。

少部分企业将一些高科技、智能建造元素融入开发建设中,或者涉足长租公寓、房地产金融,但是也因为市场下滑,渐次又回归了主业。

2016年以来的房地产调控,整体思路就是引导和控制流入房地产的资金、资源,让行业利润率回归正常水平。

房子对于中国大部分居民来说,有很强的财富聚集效应,房屋市场化改革以来积累吸纳了大量的社会财富。

30年前买房和没买房的两个人,哪怕差别只有一套房,如今的身价境遇那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。

中国城市化进程,使数以亿计的新市民进入城市生活,但其居住成本多年来不断趋高、其可支配收入却不升反降,带动人口生育形势严峻,如果再鼓励房企加杠杆、高周转,明显是和主流政策相违背。

随着政策调控显示出威力,房地产终究回归到民生概念,优秀房企承担的角色不再单一,市场优胜劣汰加速,良性循环最终开启。

审慎和理性,最终能帮助每一个人更好地看清当前的楼市。

(免责声明:本文为叶檀财经根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,不构成投资建议,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。)

标签: 万人摇再现江湖 楼市可否告别寒冬

最新文章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