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点 资讯 财经 国内 行业 商业 生活 快讯

窥报|绿城中国的稳字诀

来源:原创      时间:2022-03-25 17:06:14

过去一年,地产行业经历了波折和动荡,在一片悲观的情绪中,绿城中国交出了一份全面增长的答卷。

财报显示,2021年绿城中国实现合同销售额约3509亿元,完成率113%,排名全国第七。营业收入1002.4亿元,同比大幅增长52.4%;净利润76.87亿元,同比增长33.4%;归母净利润44.69亿元,同比增长17.7%。

截至报告期末,公司总资产达5210.4亿元,同比增长25.8%。

绿城中国主要财务指标增长情况

3月23日下午的业绩发布会上,绿城中国将2022年的销售目标定在3300亿元。这是一个略显保守的数字,财报显示,绿城中国总可售货源面积2034万方,总可售货值达4442亿元,只要现有存量的销售转化率达到75%,就能达成目标。

在张亚东看来:“过去三年注重规模和投资,未来三年全面提质,2022是绿城全品质、高质量的发展之年,稳固经营之下的利润和营收是关键。”

可以说,求稳的态度,带领绿城中国破解了楼市调控下的周期之困。运营、财务、品质品牌三者之合力,带领绿城中国走出了一条高质量、稳增长之路。

绿城中国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现场

“粮草”从优

持续深耕一、二线

对于地产行业,张亚东曾经预判了四个分化:企业、市场、产品、资源。其中,市场分化决定了企业的布局取向。

从空间维度来看,在调控频出的2021年,三四线城市市场趋冷,有产业、人口支撑的核心城市所受影响较小,后者也正是绿城布局的关键。财报显示,2021年绿城在42城获取了101个项目,新增面积1751万方。

新增货值3137亿元,其中78%位于重点城市,长三角作为战略深耕地,新增货值1636亿元,占比超五成。

土地端的布局优势,在行业“逆风局”中体现得淋漓尽致,也确保了绿城当下与未来的竞争力。财报数据显示,绿城在一、二线城市的销售额为2139亿元,占比80%。长三角地区贡献了1765亿元销售额,占比66%。

绿城中国2021年合同销售额占比

同时,绿城在重点城市持续扎根,除了大本营杭州之外,在北京、宁波等多地销售额排名前十。

目前,公司总货值达到9488亿元,同比增长18%,一、二线城市占比74%,长三角占比54%,28城货值超100亿元。

从时间维度来看,曾饱受资本错配困扰的绿城,已从“机会型拿地”转向到“全周期拿地”。

所谓“全周期”并非全年发力,而是保持投资定力,有所取舍。

据风财讯统计,2021年绿城70%以上的货值都在上半年完成布局,7、8月市场盘整期则以合作项目转化为主,9月后市场持续下探,绿城则在少数中心城市机会型补仓。

绿城中国新增土储货值占比

土地端的稳健打法为绿城“高质量发展”奠定了基础。郭佳峰在业绩会上透露,公司项目的平均利润率超过9%,远高于行业TOP10均值。

同时,绿城的拿地方式和业务类型逐渐多样化。业绩报显示,公司34%的货值来源于非公开市场,并获取了17个重资产特色项目,包括城市更新、未来社区、TOD、产业小镇、轻资产代建等,这些项目总货值达到826亿元,占新增货值总额的1/4以上。

增长从质

降债之下的信用提升

“高杠杆”成为历史,“现金为王”的时代到来。绿城在财务方面有两大动作,一是抓回款,二是降负债、提信用。

2021年,绿城回款率超过100%,按揭回款金额超过1000亿元,相较于2020年同期翻了一倍。

风财讯梳理发现,境内融资方面,期内绿城通过发行公司债、供应链ABS、项目收益票据、中期票据等方式共募集资金257.18亿元,公开市场募集资金的平均成本为3.55%。得益于良好的信用,2021年绿城融资成本从4.9%降至4.6%。

绿城中国2021年境内公开发债成本

目前,绿城在2021年继续保持着最高的AAA级企业主体评级,标普、穆迪评级为“稳定”。

从财务结构看,绿城2021年总借贷金额1274.59亿元,1年内到期金额为320.53亿元,占比25.15%;1-2年内到期的483.26亿元,占比37.91%;2年以上到期470.8亿元,占比36.94%。

“公司确保2023年能够进入绿档,同时也根据今年的内外部环境情况,做好了提前进入绿档的准备。”

耿忠强透露,截止2021年12月31号,绿城“三道红线”中现金短债比为1.7倍,较2020年末提升0.3个百分点;净资产负债率53.5%,2020年末为64.6%;剔除预售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0.3%,2020年末为71.2%。

2021年绿城中国债务结构

对于公司未来几年财务情况,管理层抱有信心。

宏观上,行业政策利空基本见底,融资环境有春暖花开之势。盈利前景上,2021年,绿城的已售未结转金额达到3308亿元,将在2022-2024年间持续产生利润。

战略上,绿城与各大银行建立了总对总关系,良好的信用有利于顺利放款。同时,绿城还会加强对合作方的考量,优先考虑资质好、国企背景、综合能力强的企业。

运营从效

“特长生”到“全优生”的全面进阶

如果说2021年之前是以发展规模创造安全,那么2021年以来调控叠加疫情,让房企更加明白“安全稳健才能创造规模”的逻辑。

过去,绿城凭借开疆拓土和产品溢价立于行业前端,而今,又困于限价政策,绿城产品优势并未完全发挥,稳健的运营体系成了企业“向内开源”的法门。

绿城项目的运营周期平均提速6%,获取地块后平均4.3个月开工,7.3个月开盘,30.1个月交付,2021年的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同比增长了29%和23%。

“提效是否会影响工程质量?”业绩发布会上,面对媒体的询问,管理层回复:“项目的合理工期并未压缩,提效的核心逻辑表现在优化设计方案和对内成本控制。”

比如,搭建产品研发平台,形成多种产品系;比如,推行多维度战略合作以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。目前,绿城采购部门的采集应用率高达97.8%,动态成本压缩了1.26%。

而在各项内部费用中,行政及销售开支、财务费用的增长分别为20.9%和3.2%,低于规模增速。落实到具体的做法上,则是更加健康扁平的企业架构,更加丰富的标准化体系,以及高效率的数字化运营等。

在多种资源统筹协同效应下,绿城人均销售额达到10500元,较去年同期增加12%。

向外开源方面,除了传统开发运营,“绿城+”为企业增加了多条盈利曲线,康养项目累计合同金额4500万元,城市微更新项目150万方,连续四年获得“中国养老十大品牌”。

商业管理团队收益同比2020年提升6%,经营的酒店多次完成国家级外事接待服务,并成功入选为2022杭州亚运会赛事服务单位。

最懂产品、最懂客户

穿越周期的内生力

业绩发布会上,张亚东对于2022年的市场做出了“行业总体稳定,结构面临调整,长期去向健康”的三大预判。

基于预判,绿城在“战略2025”的设计之下,确立了2022年的发展思路。不难看出,除了一如既往的稳健外,“品质”成了另外一大关键词。

张亚东认为,在房住不炒的语境下,地产会逐渐回归至行业本源。绿城将之概括为“客户满意度是一号标准,产品品质是一号工程”。

杭州咏荷郡效果图

2021年,绿城首创了一堂名为“品相管控”的课,一线管理层学品相、学美学,创始人宋卫平先生亲自担任授课老师。

工程端,一年举办17场供地观摩会,67个重点项目多轮巡查,同时搭建工程智慧数字化平台。研发端,落地23个创新项目,以“生活有温度”为主题形成36项创新成果,涉及到绿色样板间、低耗能住宅和未来社区等多个领域。

北京沁园、宁波晓风印月、衢州凤栖云庐等项目荣获国内外建筑大奖。

北京沁园效果图

以产品累积的稳定口碑,也逐年落实在了客户端,截至2021年,“中国房地产顾客满意度领先品牌”大奖,绿城连续拿了10年,并在14个城市位居满意度第一,9个城市忠诚度第一。

从2018年之前的“康复期”,到2019-2021年的“健身期”,再到如今“起跑期”的开端,经历过波动与沉淀的绿城,终于在投拓、运营、品质三条路径之中找到了一个稳定的锚点。

布局更加清晰,运营更有逻辑,执行更加高效,出品更加精致,以“稳字诀”应对行情和行业的变化,市场正在期待绿城的“2025”。

标签: 绿城中国 2021年 战略2025

最新文章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