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点 资讯 财经 国内 行业 商业 生活 快讯

谷雨|喜雨将降,不负“雨生百谷”

来源:央广网      时间:2022-04-20 10:23:16

“谷雨如丝复似尘,煮瓶浮蜡正尝新。牡丹破萼樱桃熟,未许飞花减却春。”这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在《晚春田园杂兴》中描写的谷雨时节景象。在二十四节气中,谷雨是第六个节气,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。谷雨在公历4月19日至4月21日交节。今年的谷雨时节在4月20日。《管子·四时》云:“时雨乃降,五谷百果乃登。”“谷雨”就取自“雨生百谷”之意。

喜雨将降,不负“雨生百谷”之名

俗谚说,“清明断雪,谷雨断霜”,谷雨之后气温明显升高,这意味着春天将要落幕,夏天正在来临的路上了。中国天气·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、“中国气象先生”宋英杰在《二十四节气志》中总结谷雨的气候特点是“雨泽更丰沛”。“谷雨时节的降水量,既多于之前的清明,也多于其后的立夏”,不负“雨生百谷”之名。“时雨将降”中的“时雨”,既指应时而至的雨水,也指急促而飘忽不定的雨水。谷雨节气的雨水多且急,雨时常会成为一天之中的小插曲,甚至主旋律。

宋英杰介绍,自古以来,在各种气象要素中,人们最在意的还是降雨。甲骨文中的占卜和记录事项,约75%是预测降雨和记录降雨的实况。所谓占卜年景,其实也是基于降雨。自汉代开始,朝廷便规定各地“奏报雨泽”,其他气象要素无须奏报。因此,在人们的潜意识中,所谓“气候”,其实是“雨候”。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古人对雨的形容往往带有鲜明的情感倾向,如喜雨、德雨、及雨、延雨、淫雨、恶雨、孽雨等。谷雨的“雨”,恰恰就是“喜雨”。正所谓“清明宜晴,谷雨宜雨”。谷雨时节,雨水增多,非常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。

布谷催耕农事忙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记载谷雨有三候,“初候萍始生;二候鸣鸠拂其羽;三候戴胜降于桑。”意思是,谷雨时节,浮萍开始生长,布谷鸟开始提醒人们播种,戴胜鸟飞落在桑树上。

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研究”首席专家萧放告诉记者,谷雨是农时农事与物候结合较为紧密的节气之一。

谷雨是春种的大忙时节。唐代诗人李白在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中写道:“杨花落尽子规啼。”子规,又名杜鹃,俗称布谷鸟。此鸟飞鸣田头桑间,农人便以为此鸟在催促人们耕种。有谚云:“清明谷雨紧相连,早稻地区种秧田。”谷雨是播种的时节,人们在布谷鸟“催耕”的啼鸣中,将谷种均匀地播撒到秧田中去,播撒的不仅是谷种,更是丰收的希望,因此播种也不乏“仪式感”。在浙江衢州一带,农人要在稻种箩里插一支新柳,播种后要把柳条插入秧田进水口,直到拔秧时才拔去,意在“留秧”。衢州常山地区的人们还将丰收的期盼寄托在食物上,比如吃发糕,寓意稻种芽壮根发,吃豆芽菜,寓意稻种下地有根有芽。

谷雨也正值江南的蚕月。“谷雨亲蚕近”,从谷雨开始,蚕农人家便进入了采桑育蚕的忙碌阶段。萧放介绍,蚕农人家把蚕视同自己的孩子,将之称为“蚕宝宝”。蚕农家中通常有一间专门的蚕室,有一位蚕娘负责春蚕的饲养。旧时养蚕没有相应的监测技术和设备,诸多程序都有赖于蚕娘的自身感受,例如蚕娘觉得饿了,便给蚕宝宝喂叶;蚕娘觉得饱了,便停止喂叶;蚕娘觉得冷了,蚕室内便生火取暖;蚕娘觉得热了,便要退火。蚕娘如同宠爱自家孩子一般体贴入微地呵护着蚕宝宝的生长。蚕乡还有“关蚕门”的习俗。清人翁澍的《具区志》记载,此时“家家闭户,不相往来”,不仅亲友邻里往来中断,连官府的考试、阅兵、办案、征税、捉盗等公事也一概推迟。“闭蚕门”自是有原因的。一则蚕容易得病,关闭蚕门,外人免进,有防止传染病害的作用。二则春季秧苗青黄,又是蚕事繁忙的季节,蚕乡人人都在辛勤劳作,也根本无暇串门。

谷雨还是从事海上捕捞的渔民的“开洋节”,沿海渔民在谷雨到来的时候要举行祭海仪式,集体祭祀海神,唱戏助兴,宴饮欢呼。谷雨祭海之后,下海捕鱼的生产活动便开始了。

赏花品茗乐事多

谷雨的花信是牡丹、荼蘼、楝花。清人陈淏子《花镜》云:“二十四番花信风,梅花为首,楝花为终。”谷雨之后,二十四番花信风就此终了,此后便是“绿阴芳草长亭”的景象。谷雨前后是牡丹花开之时,因此牡丹也称作“谷雨花”。萧放告诉记者,牡丹作为园艺花卉进入城市生活,并获得显著地位是在隋唐时期。隋唐帝王都酷爱花卉,隋炀帝在洛阳开辟西苑种花,使牡丹在洛阳大盛,有“洛阳牡丹甲天下”的说法。旧时江南民间也有“谷雨三朝看牡丹”之说,谷雨交节后的第三天,各处种植有牡丹的场所,即便是私家庭院,也都会向市民免费开放,任人观赏。明清之时,苏州洞庭山、光福等地的花农到了谷雨时节,还会纷纷挑着担子前往山塘花市出售牡丹。谷雨时节赏牡丹的习俗在民间已流传千年。至今,山东菏泽、河南洛阳等地,都会在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。

谷雨前正值春茶采摘时节。江南多产绿茶,各地开采时间或早或晚,根据采摘的时间,一般可分为“明前茶”和“雨前茶”。前者采于清明前,后者采于清明至谷雨之间。人们多以明前茶为贵,不过明代许次纾在《茶疏》中却指出:“清明太早,立夏太迟,谷雨前后,其时适中。”他还认为谷雨茶温凉,有祛火、明目、除湿气的功效,可做茶疗。

明代文人唐寅推崇阳羡茶,他在诗中云:“清明争插河西柳,谷雨初来阳羡茶。”旧时茶农采了鲜叶后,列灶焙茶,灶火不熄,香飘十里。成茶后以顾渚山的金沙泉水冲泡阳羡茶,盛在宜兴特产紫砂壶中,堪为饮茶“三绝”。

康熙皇帝赐名的碧螺春,产于苏州吴中一带的洞庭东西两山,采制于清明前后一个月,至谷雨而终,且“以谷雨前为贵”(清代顾禄《清嘉录》)。谷雨之后,气温偏高,茶叶生长迅速,便显粗壮,不复甘甜口味。

同样享负盛名的西湖龙井历史也很悠久,在陆羽的《茶经》中,就有杭州天竺、灵隐两座寺庙产茶的记载。萧放说,龙井茶历经宋元明三代,于清代大盛。龙井茶的采摘工作大约在春分之后就陆续开始了,不同的采摘时间点上,茶叶的形态各异。明前茶茶叶嫩芽初绽,似莲心,故唤作“莲心”;雨前茶又名“旗枪”,此时茶柄已发一叶,形如旗杆,茶叶稍长似“枪”。明前龙井茶盛名在外,雨前龙井茶也毫不逊色,此时芽叶饱满、色泽嫩绿,而茶汤醇厚,香气沁人,深得老茶客的欢喜,常戏称之为“口粮茶”。

纪念仓颉的节日

“清明祭黄帝,谷雨祭仓颉”。传说中,谷雨的起源与仓颉造字有关。据《淮南子·本经》中记载:“昔者仓颉作书,而天雨粟,鬼夜哭。”仓颉创造了文字,惊动了天地,出现了天降粟谷,谷如雨下的奇观。后来,人们就将这天定为“谷雨节”,作为纪念仓颉的日子。至今陕西白水仓颉庙仍然在谷雨节气举行传统庙会,祭祀仓颉,感念他发明文字的巨大功绩。

谷雨之后,气温逐渐升高,虫类纷纷出现,禽类终于不必再只吃素。农谚道:“谷雨三月半,蝎子有千万。雄鸡唱一遍,蝎子不见面。”“谷雨好,蝎子少。来一个,鸡吃了。”萧放告诉记者,由于害虫开始活跃,为了抑制虫害,人们发明了各种驱虫的方式。在北方地区,人们将谷雨作为除蝎的重要时机,在山东、山西、陕西等地人们会在谷雨日在墙上贴“禁蝎帖”,帖上有图有文,咒语曰:“谷雨日,谷雨晨,茶三盏酒三巡,逆蝎千里化为尘。”萧放说,虽然这只是一种巫术,但表达了人们趋利避害的情感与意愿。

《二十四节气志》中介绍,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小勐宋还有着在谷雨之后为虫儿们“过节”的习俗。节日的仪式是,在田地里找几条蚯蚓、几只蝈蝈等作为虫类代表,向它们郑重道歉说,人们在耕作的时候,可能打扰到它们,甚至无意间伤害到它们,希望得到它们的原谅,然后再将它们放生。宋英杰认为,像这样选择一个节日,暂停田耕,人和小动物都放个假,既是感恩,也是自省。

萧放认为,谷雨是体现农业文明的特别节气。无论是播种养蚕、赏花品茗,还是驱除病害、纪念仓颉,都体现了古人的风雅和智慧,也是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。现代人可以在享受节气文明的欢愉里,告别春季,迎接即将到来的夏天。

标签: 雨生百谷 喜雨将降 谷雨时节 春季最后一个节气

最新文章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