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十年来,中国整体楼市一直上演着狂涨不跌的神话,多少人因此财富自由,人人看着眼红,纷纷入局。当人们视野都聚集在火热的一二线城市的时候,楼市阴影背后正面临一个一个的崩塌。在世界的一个角落传来了一阵叫嚣声:“刚开盘的时候是6万多,现在的售价是4万多,相差两万,你说谁能愿意?快给我们退房退钱!”这群人在房价高涨的时候入手,刚要体验到房价飞涨的快感,结果被当地冷淡的楼市行情浇得人心惶惶。这群人哪想到开发商也熬不过地方楼市的萧条,放下底线降价促销了,老业主们还没收楼,其账面损失就近百万。
赌场里的赌客,尚且愿赌服输;楼市里的购房客,却允许涨不允许跌,有点可笑。不遵守契约精神,只在乎个人得失。当初自己“追涨杀跌”的冲动却要让开发商买单,是悲哀还是病态?而退房的故事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,殊不知,业主们正在沦为“房闹”收割的韭菜。近两年,在遭遇业主维权问题上,无论是深圳,还是其他城市,当地所有品牌开发商全覆盖,无一幸免。这背后,既与业主权利意识不断提升有关,也与当前经济行业环境不景气背景下,一些房企不惜缩减成本,偷工减料,造成房子品质质量受到影响有关。对于业主维权本身,只要是合理合法维权,当然应该坚决支持,这是前提。但是,现在的房地产领域的维权,却有一股强烈的怪味来:那就是在业主队伍中,出现一些职业维权人,在开发商和业主那里“两头通吃”,他们的身份本质,其实就是“房闹”。“房闹”与“医闹”一样,本质都是在损害行业的健康,在掠夺业主的利益和幸福感。
很多人花费巨资购买了房屋,本来对未来的家是充满期待的,在看楼盘的时候,也是看哪儿都满意,挑不出毛病来。结果,一到了交房季,在业主群里一交流,心就凉了。这不是业主错觉,而是他们被心怀鬼胎的职业“房闹”带偏了节奏。“房闹”在把很多细节问题放大后,再放在制度上来测量,而普通业主在这些问题上,往往既不具备专业,又缺乏理性。开发商虽然有些瑕疵,但罗列出的那些密密麻麻的问题,很多都属于虚妄,根本无关“维权”。“维权”两个字,听起来确实凛然正义,也容易被制成一个筐,把什么都往里面装。很多问题,完全就是属于业主购买时没有仔细阅读合同,盲目购买造成的。还有一些问题也只是属于“房修”“维保”范畴,属于寻常修整的内容,根本不需要大张旗鼓以行动维权来解决。不同业主对房子期望值不一,都在盼望住上更好房子,这是人之常情;若业主都能在法律框架下,维护自己合法权利,让自己拥有更美好的家园,这也值得尊重。但悲哀的是,很多人明明幸福触手可及,却被“房闹”们弄丢了。由于 “房闹产业链”丛丛黑幕,特别隐秘,很多业主缺乏辨别能力,被焦虑情绪带上节奏,也只能让职业房闹们一边数着钱,一边笑他们傻。
在房闹节奏下,把不是问题的问题当问题,把时间耗费在瞎闹上,把机会和成本交给心怀鬼胎的房闹,到最后,既得不到维权画下的大饼,又葬送了自己的利益,内心自然更加失衡。一个真正爱家的人,不要轻易拿屎盆子往自己家园里倒。要知道,这种污名和自黑的结果,让小区形象受损,房屋二次转卖声誉不佳,受损的仍是业主自己的利益。所以,警惕身边那个拉你维权的人,不要被他看上去一脸正义所蒙蔽,因为对方心里很可能正在算计,如何把你变成“房闹产业链”上可悲的韭菜。只有像打击“医闹”那样铲除“房闹”,才能避免房企商誉无辜受损,才能保证业主的利益和幸福感不遭遇双重掠夺。说一千道一万,相比事后维权,被“房闹”牵着鼻子走,还不如买房前擦亮双眼,从开发商、建筑商到物业,逐一考量寻找可靠的楼盘,不落坑,才是维护自身权力最好的方式。
来源:房掌柜